應對孩子的不當行為

應對孩子的不當行為

面對在發脾氣或者不能控制情緒的孩子,可以用非常清晰的“如果……那就……”句式。 這句式可以用來表達正面的期待和孩子做到這個期待以後得到的正面結果。 比如當孩子失控時,可以很清楚地這樣表達你的期待: “如果你說話小聲一些,那我就能清楚聽到你在說什麼。” “如果你把衣服放好,那就可以去玩玩具。” 記住:孩子並不是為了操控我們而不遵守規矩,他們通常只是因為欲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還沒有發展出應有的社交技能。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對孩子的行為抱更大的好奇心和少一些評判。 你眼中看到的行為: 孩子因為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而發脾氣。...
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失控?

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失控?

身為家長,有沒有聽說過“樓上腦”和“樓下腦”? 這是用來比喻孩子的腦袋像一個兩層樓的房子。 “樓上腦”負責邏輯理性的思考——計劃、組織和自我調節;“樓下腦”用來做些不太需要積極參與的事情——例如呼吸,但也是強烈情感的來源——憤怒、恐懼、驚慌等等。 原本應該是孩子的“樓上腦”壓抑“樓下腦”,也就是能夠做到情緒調節。 但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其實也就是轉入了“樓下腦”模式——巨大的原始感情控制了一切。 作為家長,第一反應往往是說“別哭了!”“去你房間!想想你都幹了什麼?”...
讓孩子充分體驗他們的感覺

讓孩子充分體驗他們的感覺

讓孩子有感受難過的機會很重要。我們並不需要馬上提供安撫,或者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或者努力減少他們可能情感受傷的機會。 避免這麼做:給他們零食或者讓他們看電視電腦 “我們一起去買你最愛的冰淇淋,這樣你可以好過些。” 可以這麼做:表示同理 “我知道你很難過,有我在你身邊陪著你。” 避免這麼做:避開孩子難過的情況,因為你會覺得不安 “去你自己房間,再出來的時候要臉帶笑容。” 可以這麼做:表示鼓勵 “覺得難過很正常,情緒能讓我們消化一些事情,每個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 避免這麼做:用錯誤的“正向”來掩飾情緒...
教孩子應對同儕壓力

教孩子應對同儕壓力

就算是最能獨立思考的孩子,也會有需要“埋堆”的時候。特別是當他們長大了,來自他們朋友的影響力也會增加。 你能幫助孩子應對負面的同儕壓力。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提醒孩子他們自己認定的價值。 試著向孩子提問並接受他們的想法: 你覺得這首歌怎麼樣?你認同歌詞所說的嗎? 這些衣服你喜歡哪件?穿上後有什麼感覺? 你明白今早電視的電視新聞嗎?你有什麼看法? 這些問題看似稀鬆平常,但當你每次向孩子提問,他們就會練習自己的獨立性和自我意識。 你還可以: – 坐私家車時,讓他們挑選想聽的音樂: “你為什麼喜歡這首歌?”...
你孩子想要的早晨儀式

你孩子想要的早晨儀式

早上通常一片忙碌 —— 回覆電郵,追著只穿了一半衣服的兒子,準備早餐水果——很多家長會突然意識到早晨的儀式感不復存在。 每天早上其實也是一個讓我們的孩子可以學習感恩,保持樂觀和自尊自愛的機會。 和孩子一起迎接新的一天,你可以: 讓每個孩子回答一個問題: “今天讓你最興奮的是什麼事?” “今天有什麼目標嗎?” “你今天想要怎樣的感覺?” 讓孩子想一個好的情況和一個壞的情況 “有什麼事進行得不錯?” “有什麼事讓你煩惱?” “有什麼事讓你感恩?” 每個人描述一下自己當下的感覺 “我覺得……” 每個人做一個肯定的描述 “犯錯也沒關係。”...
什麼叫做和孩子在一起?尤其是青少年?

什麼叫做和孩子在一起?尤其是青少年?

就算你的孩子不是那麼願意(甚至拒絕),你也在那一刻在他們身邊。 很多時候,青春期和前青春期孩子似乎不願意分享他們的生活,我們成了他們荷爾蒙、情緒風暴以外的另一塊絆腳石。 但是,如果你想要在他們身邊(身體和心靈),就算最喜怒無常的孩子也會最終意識到。他們會學會依靠你。 一些小小的行為可以展示你在當下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