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gmea | 2 月 13, 2023 | 视频, 過往活動
在2023年1月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為了加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1B班對自己行為特性和團隊精神,以及對”成長思維“例如“努力”、”堅持“、“改變方法”、”學習他人“等概念的印象,“成長思維協會”在校內組織了一次體驗式學習活動。 活動前,協會導師和活動主持先做了一番解說和鼓勵。活動本身由”繩結“、“拍數字”和”運網球“組成。...
by gmea | 5 月 21, 2022 | 文章, 有用資源
Tina Williamson 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都會處於壓力之下……他們需要深呼吸。 如果你的孩子感到焦慮、緊張、生氣、過度興奮、受到過度刺激或者過於忙碌,他們都需要平靜呼吸。 什麼是平靜呼吸? 平靜呼吸是一樣令你的孩子可以減慢呼吸的練習,能夠幫助緊張、生氣或者焦慮的孩子。 要點: 就像其他壓力管理技巧,平靜呼吸不是為了完全避開焦慮而是為了幫你減緩焦慮的感覺。 為何呼吸那麼重要? 當我們焦慮、充滿情緒,生氣或者擔憂的,身體會進入逃避或者戰鬥模式。我們以為自己遇到危險,但其實並非如此。...
by gmea | 5 月 21, 2022 | 文章, 有用資源
By Rebecca Louick,Big Life Journal 1. 由自己開始 在開始建立睡眠習慣前,先做3個自我檢查。 閉上雙眼,深深地呼吸幾次,讓注意力猶如一束光那樣照亮自身的3個方面: 頭腦 我在想什麼?我留意到自己的念頭嗎?心靈 我感覺到什麼?我感覺到自己的心念嗎?想象一下自己可以由心裡呼氣和吸氣身體 我的身體有什麼感覺?我能感覺到身體的感受嗎? 2. 製造一個輕鬆的環境 讓孩子動用五感: 視覺:變暗的光線,蠟燭、閱讀與成長思維有關的故事 觸覺:暖水澡、背部按摩,舒服地擠在一起...
by gmea | 5 月 20, 2022 | 文章, 有用資源
孩子抱怨和發牢騷,通常會讓父母感到沮喪,但這很正常。 事實上,成年人平均每天會抱怨 30 次或合共9 分鐘。 孩子抱怨的理由很多,如發洩情緒、想引起注意、或感到無助,亦可能是孩子隱藏著未能釋放的情緒。 不管怎樣,抱怨正可以是讓孩子們好好表達自己感受,及轉化為積極心態的機會。雖然發洩是正常,但持續下去就並不健康。 不斷抱怨會不斷觸動你的大腦。漸漸地,不管你周遭發生什麼,你都會變得負面,不再積極。 – Travis Bradberry 博士...
by gmea | 3 月 23, 2022 | Big Life Journal, 文章, 有用資源
身為家長,有沒有聽說過“樓上腦”和“樓下腦”? 這是用來比喻孩子的腦袋像一個兩層樓的房子。 “樓上腦”負責邏輯理性的思考——計劃、組織和自我調節;“樓下腦”用來做些不太需要積極參與的事情——例如呼吸,但也是強烈情感的來源——憤怒、恐懼、驚慌等等。 原本應該是孩子的“樓上腦”壓抑“樓下腦”,也就是能夠做到情緒調節。 但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其實也就是轉入了“樓下腦”模式——巨大的原始感情控制了一切。 作為家長,第一反應往往是說“別哭了!”“去你房間!想想你都幹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