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前路導航計劃 – 活動日

7 月 7, 2019 | 過往活動

青少年前路導航計劃 – 活動日

7 月 7, 2019 | 過往活動

前路導航計劃

 

與JCI(太平山青年商會)合辦

 

2019年7月7日(星期六),本會和太平山青年商會一眾義工一起,為一群來自不同中學的學生,舉行了為時5小時的“青少年前路導航”活動。通過這個包含運動,演戲,討論等各種元素的工作坊,利用V.A.S.K和“成長思維”兩種工具,讓青少年更加了解自己,從而樹立人生目標,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

活動一:我的特點

 

“你了解自己嗎?”

 

對於中學生,這是個不太能肯定回答的問題。講者利用DISC性格分析模型,讓中學生了解自己是傾向於“支配型”(D)、“影響型”(I)、“穩定型”(S)還是“謹慎型”(C)。并通過提問紙,讓他們摸索自己已經擁有的和想擁有的性格特質,以及在面對一些特定情況下的選擇。

活動二:面對挑戰,了解自我

 

“從來沒這樣玩過跳繩!”

 

跳繩對中學生來說雖然不是什麼陌生的運動,但大部分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花式跳繩,所以在觀看示範時他們就已經躍躍欲試,想一試身手。

導師示範之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易”、“中”、“難”3個等級的跳繩動作。在練習一段時間後,每個分組的義工會根據個人和雙人組的花式跳繩的難度和完成度評分。之後學生再圍成圓圈分享自己在運動時的選擇和想法。從這個活動中,學生能夠清晰了解自己面對挑戰時的心路歷程,以及跟同輩學習如何從不同角度迎接挑戰。

需要很好協調性和配合度的雙人花式跳繩

難得有機會可以互相學習交流運動體會

活動三:我的舞台

 

 “一句話描述人物心理”

 

現在的中學生,有些受過戲劇訓練,更多的也在課堂上有表現自我的演講機會。但是,當他們需要自編自演衝突場景,用一句話描述人物的心理和行為時,還是遇到了不少難題。

 在每組導師的帶領下,他們分配角色,排演衝突場景,了解自己所設定的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從而明白一個人最終的選擇,是有前因,也是有後果的。在生命的歷程中,如何塑造自己的思維,進而塑造自己的人生,是個值得思考的主題。

活動四:香港印度裔棟篤笑藝人

——阿V

 

 “排隊等小巴,好笑嗎?”

無論是之前知道這位留著鬍子,長相特別的棟篤笑演員V,還是不認識的,都深深地被V的表演吸引。觀眾在捧腹大笑的同時,不得不折服於這位非華裔男生的觀察力,尤其是當他繪聲繪色地描述每個人都遇到過的,搭乘小巴的種種情形時。這些來自生活的細緻觀察和表現力,其實來源於這位印度裔演員從小生活在香港人城市的種種尷尬和不協調,正是這種尷尬和矛盾,造就了阿V從另外一個角度審視自己的人生和定位,從而活出了不一樣的自我。而阿V鼓勵大家尋找自我,走自己的道路,對年輕人來說,也是非常具有啟發性的。

圓滿結束後,來張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