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裡常要求大人為自己服務,卻從不言謝;抱怨老師沒發還作業,最後家長才發現根本是小孩自己沒交;隨手拿同學的文具來用,歸還時也不道謝……這些都是孩子不懂感恩的徵兆。
感恩主要靠後天養成,父母需有意識地費心引導
如同現代預防醫學常強調要增加肌肉,正向心理學也探討如何增加「心理的肌肉」,感恩就像是一種心理肌肉,愈練會愈好。
家長可以這樣引導:
1. 寫下最近值得感恩的事情
在感恩練習中,細數感恩是很常見的方法。例如每天寫下值得感恩的三件事情,或是每個禮拜寫下值得感恩的五件事情等等。這個方法能有效提升幸福感。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我們原本覺得很理所當然,但其實很值得感恩的事。
2. 感恩拜訪,向值得感恩的人表達謝意與心意
寫一封道謝信給想感恩的人;當他的面唸出來;打電話給恩人表示謝意、心意等等,這類行動都屬於感恩拜訪。尤其在佳節中,與其帶著孩子大吃大喝和買禮物,不如去拜訪值得感謝的人。
3. 機會教育,把握每個能學習感恩的情境
家長在買東西時,得讓小孩知道購物開支是大人辛苦上班賺取的。 讓孩子做家事,才會領會做家事的辛苦,也會讓孩子感恩每天需要操持家事的父母或者傭工。感恩好處多,能增加正向情緒,也能提高復原力抵禦負向情緒。
感恩能增加正向情緒、提升親子關係的滿意度,能降低負向情緒。懂得感恩的人,碰到挫折時,復原力會比較高。
請購買我們的感恩練習紙來一起練習吧!
摘自:未來Family周刊
Tags: 家長, 感恩, 正向心理